綜合新聞

府城城垣城門啟建300週年 黃偉哲開門邀市民走入府城生活

記者/ 特派員 侯翠玲,台南報導 日期/ 2025-05-16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

台南府城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座由台灣人親手興建的城市,啟建於1725年,象徵自主建城的重要里程碑。

  【特派員侯翠玲/台南報導】  

 

今(2025)年適逢灣府城城垣城門啟建滿300週年,南市政府文化局特別選在當年動工的日子59日,舉辦「城是生活-打開大南門、入城護城」紀念活動,於今(9)日下午525分(象徵1725年)正式展開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臨現場,與古都城緣聯盟、沿線學校代表關心府城文化的各界人士齊聚城門揭開城門啟建300週年系列活動的序幕。

 

市長黃偉哲表示,「府城300」的意義在於紀念由台灣人親手興建的城市「南府城」,與荷蘭人於鹿耳門興建熱蘭遮城不同,府城象徵的是台灣人自主建城的歷史與文化記憶。他特別感謝市府團隊、文化局及多位策展老師的努力,讓南的甕城被重新認識與重視。這座甕城不僅是全少數保存下來的重要古蹟,更是南文化深厚底蘊的象徵。

 

黃偉哲指出,今日象徵性地重新打開城門,不只是重現歷史場景,更代表著「生活府城、建城300」的新篇章正式展開。他期盼透過一系列活動,讓更多市民深入了解府城的歷史,進一步參與並認同南的文化發展。

 

文化局說明,大南門是目前全唯一保有「甕城」形制的古城門。雖然平日甕城空間開放參觀,但因北側緊鄰建興國中,穿越整座城門入城的經驗相當珍貴。此次活動以貼近生活的策展方式,鼓勵市民重新認識城牆存在的價值,進一步思考它如何靜靜守護著南的歲月與故事,呈現歷史與現代共生的城市風貌。

 

緊接著於510日至11日母親節週末登場的「城是生活」嘉年華,將在大南門周邊熱鬧展開。活動期間城門將全面開放,讓市民從城門內外兩側親身體驗進城的歷史情境。嘉年華內容豐富,包含表演、互動展覽與創作等,邀請市民走進這座古蹟歷史場域,感受古城與現代生活交織的節奏,體會府城已不僅是歷史遺跡,更深深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記憶之中。

 

今日活動現場熱鬧非凡,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、文化局長黃雅玲、立法委員陳亭妃、市議員蔡宗豪、沈震東、陳怡珍、王家貞以及林俊憲立委服務處代表、王定宇立委服務處代表與多位議員服務處代表皆到場共襄盛舉,共同見證府城300的重要時刻,並祝福活動順利圓滿。

 

活動當天現場熱鬧非凡,副市長葉澤山、文化局長黃雅玲,以及立法委員、市議員與地方各界人士均到場共襄盛舉。

大南門是全台唯一保有甕城形制的古城門,平時雖開放參觀,但因鄰近學校,從城內穿越城門的經驗十分難得。

緊接著在5月10日至11日母親節週末,將在大南門周邊舉辦「城是生活」嘉年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