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新聞

市場,是最好的時光機 用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帶著家人嚐遍古早味

記者/ 王榮輝,台南報導 日期/ 2025-10-27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

圖:南市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帶著家人嚐遍古早味(記者王榮輝攝)

【記者王榮輝/台南報導】台南的傳統市場承載著世代共同的生活記憶與古早滋味,為了喚起民眾對市場的情感連結,臺南市市場處特別推出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,精選21處市場、49間特色攤位,帶領市民重溫記憶中的好味道,包括麻豆第三市場的「李爽碗粿」、山上公有零售市場的「蘇小兵手作粉漿蛋餅」以及復興公有零售市場的「一竜手工布丁」等,透過這些經典小吃,讓人走進市場時能再次感受古早味的溫度與人情。

市長黃偉哲表示,市府持續推動「健康飲食、文化保存與市場活化」,希望讓傳統市場不僅是採買日常食材的場所,更成為世代連結與社區情感的核心。透過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的推出,讓民眾走進市場時多了個好用的美食指南,從一碗清涼的粉粿愛玉冰、一份軟糯的碗粿或一塊手工餅中,感受臺南獨有的庶民美食文化,並透過共享美食、回味的過程,重新連結家庭情感與在地生活的溫度,希望藉由這份指南,將市場的文化價值與古早味傳承給更多年輕世代,讓每一次市場之行都成為珍貴的親子時光。

經濟發展局長張婷媛表示,市場不僅是日常採買的空間,更承載著臺南人生活的歷史記憶與小吃文化的精髓,隨著時代變遷,年輕世代的飲食習慣雖有不同,但古早味卻能跨越年齡界線,引起共鳴,透過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,希望更多年輕朋友能陪伴長輩一起逛市場,在挑選小吃、品味經典美食的過程中,感受市場的人情味與生活氣息,同時讓市場注入新的活力,展現傳統與創新的文化交融。

市場處代理處長林士群表示,這次推出的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收錄了許多值得一再回味的攤位,例如新化公有零售市場的「金花點心攤」、西港公有零售市場的「雄虱目魚粥」與「福伯冰店」、菁寮公有零售市場的「和興冰菓部」、文華公有零售市場的「琥記香菇肉羹」、永康公有零售市場的「李家素食」、西門公有零售市場的「百珍麵包」等,都是在地人推薦的特色美食,誠摯邀請市民朋友牽著家人的手,親自走訪市場、細細品味古早味,一起感受市場最溫暖的人情與風味。

圖:南市「市場古早味指南」帶著家人嚐遍古早味(記者王榮輝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