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市太康有機專區 扎根有機食農教育 實現三生共存永續農業
記者/ 田進山,台南報導 日期/ 2025-11-06
圖:南市太康有機專區是推動食農教育與休閒體驗的亮點場域(記者田進山攝)
【記者田進山/台南報導】位於臺南市柳營區的「太康有機農業專區」,是全臺首座公辦民營的有機農業園區。園區秉持「生產、生態、生活」三生共榮理念,不僅是有機農業的重要示範基地,更是推動食農教育與休閒體驗的亮點場域。
今年雖受丹娜絲颱風影響,生產設施一度受損,園區仍展現韌性,在農友積極復原下,仍自11月至翌年4月推出一系列食農教育活動。11月「有機月」期間辦理「太康好蒔趣」食農教育體驗,並開放多項預約參與服務。透過田間導覽與互動學習,邀請民眾親身走入田野,從實際參與中體會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,深化對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緊密關聯的理解。
從田間到餐桌 體驗有機農業的生活美學
柳營蔬菜產銷班第2班班長蘇雪莉表示,太康有機園區以「生產帶動生態、以生態融入生活」為發展目標,並以「從田間到餐桌」為主軸推動食農體驗活動。在農糧署的輔導下,園區推出多條特色體驗路線,帶領孩子走進田間,體驗真正的「食當季‧吃在地」。
活動內容涵蓋田間導覽、作物栽培教學、蔬果採收及有機食材料理DIY等,讓親子共同體驗從採收到品嚐的完整過程。藉此讓孩童從小了解有機蔬果的栽培歷程,培養尊重自然、珍惜食物的觀念,也讓社區居民與遊客實際支持友善土地的農業行動。
蘇班長進一步指出,「十一」組合成「土」字,象徵有機農業的根本精神。今年園區持續強化韌性農業,於11月舉辦多項活動,如22日的「太康好蒔趣」體驗,一經公告即報名踴躍、名額迅速額滿。目前園區除持續開放民眾預約多項食農教育路線外,並設有輕食餐廳,提供火鍋、套餐及簡餐等料理,食材皆以園區自產有機產品為主,讓民眾能以美食實際支持在地有機農業。
永續農業向前行 食農教育連結產地與生活
農糧署表示,為解決國內農地零星分散及鄰田污染問題,輔導成立有機專區,建置完善的有機生產環境。太康有機專區以大面積有機栽培,自然形成生態圈,吸引各類有益昆蟲、蛙類、爬蟲類、鳥類等動物,與有機作物形成互利共生的環境,也是最佳的消費者食農教育體驗園區。
該署進一步說明,自108年起輔導太康有機專區推動田區食農教育體驗活動,讓消費者及親子團體在微涼的秋季與安全無農藥汙染的園區裡,能盡情體驗有機栽培與蔬果採收的樂趣。每年活動辦理成果豐碩、各界反映熱烈,民眾更在秋季前即關注合作社粉絲專頁,深怕錯過一年一度的體驗活動。農糧署期盼透過消費者的參與,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業對環境與生態永續的價值。









